一段内部泄露视频证实,索尼正在测试由先进对话系统驱动的AI技术驱动的PlayStation游戏角色。
据The Verge披露的视频片段显示,这段资料据称来自PlayStation工作室研发团队,展示了《地平线》系列女主角埃洛伊演示下一代对话型NPC技术。
在YouTube根据Muso(代表索尼互动娱乐的公司)的版权主张删除视频后,其真实性得以显现。IGN已联系索尼寻求官方说明。
该演示呈现了索尼工程师Sharwin Raghoebardajal通过集成语音识别、生成式对话与面部动画系统,与AI版埃洛伊进行对话的场景。
该系统整合了OpenAI的Whisper(用于语音处理)、GPT-4/Llama 3(用于动态应答)、索尼的EVS(用于语音合成)以及Mockingbird技术(用于面部表情生成)。
对话过程中,Raghoebardajal询问埃洛伊近况,她回答道:“我一切还好,不过正在对抗喉咙痛。你呢?” 与Ashly Burch标志性的配音表演相比,该原型采用的合成语音明显带有机械节奏感,且面部动作幅度有限。
该AI角色深入契合《地平线》世界观,在讨论自身克隆起源时表示:“发现自己是索贝克博士的基因复制品,让我理解了自己的使命”,同时反思道“作为克隆体既带来血脉传承,也塑造了个人意志”。
演示随后切换到《地平线:西之绝境》实际游戏画面,当玩家与自己操控的角色对话时会产生认知失调。选用埃洛伊——其故事线本就探讨人造生命主题——进行此项实验的讽喻意味引起了广泛关注。
哪款游戏是PS5最佳之作?
选出赢家


新对决
第一名
第二名
第三名查看你的结果完成游戏获取个人结果或查看社群统计!继续游戏查看结果
索尼确认这款由Guerrilla Games协助开发的原型仅用于展示内部研究,Raghoebardajal称其“仅触及皮毛”。尽管展现了在AI领域的重大投入,索尼尚未承诺公开应用该技术,特别是考虑到当前PS5的技术限制。
索尼的AI探索符合行业趋势,诸如微软等竞争者正在开发类似Muse的游戏设计构思工具。尽管近期出现裁员潮,整个游戏产业仍将生成式AI视为革命性技术。
然而技术应用仍存障碍:Keywords工作室完全由AI开发的游戏遭遇惨败,证明自动化无法取代人类创造力。与此形成对比的是,EA将AI视为基础技术,而卡普空正测试其用于环境设计构思。
PlayStation负责人Asad Qizilbash强调AI对年轻群体的重要性:“Z世代和Alpha世代玩家期待NPC能对其行为做出动态反应,在数字原生体验中要求更深入的个性化定制。”
当动视暴雪承认使用生成式AI制作《使命召唤:黑色行动6》素材后,争议进一步激化,尽管其备受争议的“AI生成”内容(如引发讨论的僵尸圣诞老人画面)已招致批评。
首页
导航
最新文章
最新游戏